7月2日,由外國語學院主辦的“濟南大學黃海區域研究中心暨朝鮮語專業論證會”在濟南大學行政樓九樓會議室舉行。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主任沈定昌教授、復旦大學姜寶有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金基石教授、天津外國語大學趙華教授、煙臺大學丁鳳熙教授、濟南大學副校長李光紅、濟南大學社科處處長張守鳳出席了會議,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及外國語學院師生參加了本次論證會。會議由外國語學院院長李常磊主持。


李光紅副校長在研討會上致歡迎辭。李光紅副校長代表學校首先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專家表示了熱烈歡迎,同時介紹了濟南大學發展歷程及近年來外國語學院取得的成績,并表達了對研究中心的美好祝福和期望。
濟南大學“黃海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吳缽副教授介紹了研究中心的建設目標、研究方向、支撐條件等相關內容。中心依托濟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隊伍和學科優勢,通過跨區域、跨院校的力量整合,致力于環黃海經濟圈經濟一體化、泛黃海圈華人華僑等的研究。
沈定昌教授指出,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黃海區域迅速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該地區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市場潛力巨大,經濟交流日益頻繁。研究中心符合當前的研究趨勢,定位明確,研究內容涵蓋面廣泛、時間跨度大。他特別強調當前華人問題的研究日漸成為一門國際性的學問,有關華僑華人的研究成果斐然,正大步邁向一個新的臺階。然而系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東南亞華人華僑史研究,聚焦東北亞華人世界的研究較為薄弱,研究中心應抓住機遇,凸顯自己的研究特色,力爭打造成高端的學術研究平臺。
姜寶有教授首先分析了國內朝鮮語專業的現狀及發展形勢,他指出科研平臺能夠有效推進朝鮮語專業的特色發展,其建設水平決定了高校的學科建設成效。他強調黃海區域研究中心應與朝鮮語專業緊密結合,相互促進,通過建設高水平科研平臺有效推進朝鮮語專業發展。
金基石教授指出研究中心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培養科研精神,提升科研能力,重視科研成果的培育。他指出,科研人員應當加強理論學習,同時要重視第一手資料的掌握;規劃好長期目標的同時,樹立好中短期計劃。
趙華教授、丁鳳熙教授分別對研究中心如何服務社會發揮智庫作用以及從山東優勢成立研究中心的必要性做了發言。
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于文在大會致答謝辭。他首先對與會專家的到來和中肯建議表示感謝,從專業發展等方面強調了研究中心成立的重要意義,表達了對研究中心的祝愿和期望。同時,他指出研究中心應當結合專家的寶貴意見,繼續凝練研究方向,力爭早日拿出可喜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