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以學生為本,關注兩個比例,實現兩個更多”的學生工作理念,積極響應學校關于開展2018年度輔導員家訪活動的號召,進一步拉近學校、家庭、學生的距離,深入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學生個人情況,由學院領導、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等組成的家訪團隊利用寒假時間,采用集中走訪與分散走訪相結合的方式,赴濟寧市微山縣和濟南市南山區、歷城區走訪慰問了學院多名貧困學生。
1月21日一大早,學院黨委書記于文,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郭英一行就來到了濟寧市微山縣小遷同學的家中,對于老師們的到來,小遷同學非常開心,她的姥姥和媽媽非常熱情地歡迎老師們的到來。小遷姥姥家的困難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低矮的三間土屋里面住著三代人。小遷同學的家庭是非常不幸的,幼年時就沒有了父親,家中只有她和媽媽相依為命,由于姥姥姥爺年齡都比較大了,媽媽就寄宿在他們家一邊照顧老人,一邊照顧小遷同學。小遷同學媽媽有腰椎病,不能干重活,家庭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小遷同學通過綠色通道入學,靠著學校的助學金堅持了一學期。于文書記、郭英書記與小遷姥姥和媽媽圍坐一團攀談了起來,于書記和郭書記詳細了解了小遷的家庭情況和學習情況,詳細向他們介紹了學校的各項資助政策,并鼓勵小遷同學及其家人眼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對于前方應當抱有希望和信心。于書記鼓勵小遷一定要好好學習,通過自己刻苦努力,利用知識來改變現在的處境。于書記代表學校向小驕一家人獻上了愛心,在依依不舍中,老師們與小遷及家人進行了道別。
1月20日上午,學院輔導員屈昌雷老師帶領學生干部代表來到了濟南市南山區仲宮鎮小驕同學的家中。小驕的父親是附近中心小學的一名老師,從事小學六年級和四年級的教學,一場大病使得他不能很好地從事現在的工作,母親在家里開小超市補貼家用,家中有老人身患重病,長期治療給家里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還有一個妹妹仍在讀書。多虧了學校的補助金,小驕才能夠順利上學。屈老師來到家中,與小驕父母進行了深入交流,屈老師十分關心小驕在學校的生活狀況,為父母一一解答了他們在雙學位,考研,就業上的困惑。屈老師還與同為教師的父親分享一些教育理念,并鼓勵小驕提早做好考研規劃,用知識的力量來改變現在的命運。
1月20日上午,由學院學生會、團總支、青年志愿者協會等學生組織學生干部代表組成的家訪分隊來到了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小玉家中。盡管天氣寒冷,可是卻無法阻擋同學們的熱情,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轉車倒車,小分隊成員終于來到了小玉同學家中,空蕩蕩的房間冷冷清清,沒有暖氣和空調,寒冷刺骨。小玉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家中有仍在讀書的妹妹,父親幾個月前因意外傷腿無法工作,只能靠母親收入維持家用,父母還要照顧眼睛看不見的奶奶和因陳年腿傷無法勞作的爺爺,爺爺年輕時去城里趕集卻因擁擠被撞倒,留下了陳年腿疾。學生干部們向給小玉一家送上了大米、肉食等生活物資和慰問金,并鼓勵小玉同學要積極進取,把學校和社會的關愛化作前進的動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除了集中走訪之外,學院還通過走村入戶、電話家訪、發放返鄉路費等形式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去了溫暖。學院歷年來高度重視寒假輔導員家訪工作,深入研究家訪隊伍的組成、家訪方案的制訂、家訪對象的確定等各個環節,著力在精細化、精準化、精品化等方面發力,不斷大家訪工作的受益面、提升家訪工作的針對性、擴提高家訪工作的實效性,將家訪工作作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的重要環節,作為學院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力爭將學校的關懷和幫助送到最需要的學生手中,全面助力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