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全面提升黨員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11月18日,外國語學院教工黨員一行32人在學院黨委書記于文、院長李常磊的帶領下,赴焦裕祿精神發源地——河南省蘭考縣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蘭考縣是紅色文化名城、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興戰略支點,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50多年前,焦裕祿同志為了治理風沙,號召全縣用“農桐間作”模式種植泡桐,改善氣候、綠化環境。從那時起,蘭考人民把種樹當成一種習慣,代代相傳。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只工作了短暫的475天時間,卻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全體黨員首先來到黃河故道東壩頭,仔細察看河勢,參觀毛主席視察黃河紀念亭,重溫毛主席“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在蘭考四面紅旗展覽館,黨員們了解到焦裕祿在蘭考樹立了“四面紅旗”,稱為韓村的精神,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干勁,雙楊樹的道路,這“四面紅旗”激發著蘭考人民戰天斗地。在焦裕祿墓四周,參天的泡桐高大挺拔,蓊郁的松柏密密環繞,白色大理石砌筑的墓地上魏然豎立著一面屏壁,上面鐫刻著毛澤東的題字——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全體黨員瞻仰墓碑,緬懷焦裕祿同志良久。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多件實物和多幅圖片生動再現了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光輝一生,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讓全體黨員思想上、心靈上受到巨大震撼和教育。全體黨員還參觀了焦裕祿同志親手植下的泡桐樹——“焦桐”,在焦裕祿干部學院參觀了萬畝焦桐園。
全體黨員在參觀學習過程中深受感動和鼓舞,深刻理解了焦裕祿精神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豐富內涵,紛紛表示將以本次主題黨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在腳踏實地的本職工作中踐行偉大的焦裕祿精神。